世间真理唯爱不破。
凹3 lotusfire666
个人achieve:lotusfire666com.wordpress.com

It takes a lot to write

今年我有好几个月非常地抑郁,其实到现在也没完全好。但今天,填完报告,把几年的工作梳理了一遍,忽然觉得:啊,差不多该写点东西了。然后面对屏幕发呆发了半晌。

写自己很困难。写和自己相关的一切都很难。

整个5月几乎什么都没法做,一直到七月才稍稍好点,好点的时候我写下了下面这些文字:

我们办公室有很长的向阳的走道,不大的一层楼很莫名地装了8个楼梯,但仅有一个电梯。X型的楼梯间有很大的窗户,懒得等电梯我经常就靠走的,看阳光穿过玻璃窗,地面瓷砖米灰色的,漏出青紫的窗棱的影子。

那段时间我经常走在走廊上,因为阳光很清澈,空气很苍白而心里悸动。想:我怎么才能好起来?会不会碰到很不熟的同事,聊几句天,然后又回到一个人的状态?

有点想碰到他们,但也很清楚地知道,就算聊得很开心,依然是隔膜着的,并没有真正地谁在乎谁。稍稍兴奋起来的神经很快就会掉回之前那种低落的状态。

跟很多年不见的老友聊天,说到很多从前同学朋友的八卦,谁和谁在一起,谁和谁结婚生子又离婚,谁消失了,谁变了,谁的性格决定了命运……然而世界这么大,坏人和好人都会活下来,会做人的人和傻逼也都好好地活着,期待的报应虽然有,但也并没有活不下去的情况出现。

人生明明都这么辛苦了。结果总还是想活下去,总有办法能活下去。为什么人生这么长?这么长?

A对B念念不忘,B对C念念不忘,C对D念念不忘……情意结。明明没有得到过,但忘不掉,记在心里,复杂难言,会梦见,醒来会沉默。跟有没有成家,有没有爱的人无关。

小时候以为大人世界好精彩,少女时看言情觉得爱情真动人,等再长大些有了经验,觉得有一天大概会想开的,等成熟了就会变得像父母那样成熟又淡然。

结果并没有。不光是我,所有的人都没有。说早放下了也不过是不再怨恨,看起来风轻云淡,心里揪着的结选择性地去忽略。

父母也并没有淡然,不过是小时候不理解。

人永远没有办法淡然吧。七情六欲,没个寄托怎么活。心那么小,又那么软,可以承受多少次心碎?真的碎掉了的时候就理智了,清醒了,觉得自己犯傻逼了,恨不得抽自己俩耳光,愤而走开。

但选择性地忽视、努力活得潇洒又精彩,不代表会遗忘。然而念念不忘的也未必有回响。蠢犯了一次两次可以,犯一辈子就真变傻逼了。

我想我纠结的是我以为我很真诚,但别人觉得我很虚伪。为什么?

消磨掉的生活配不上自己说的漂亮话。明明很软弱幼稚还硬要装人生导师。

交浅言深,君子所戒也。

我希望我可以喜欢我自己。不喜欢自己怎么能去用爱感动更多人。但这变得越来越难了。

越来越没法看清生活的真相。但是何为真相?除去永恒孤独和命定的死亡之外生活是杂芜的。能让人开心的除了个人目标的实践之外就是爱吃喝、爱美、爱玩……游戏的快乐。

我写了那么多爱情故事,爱的勇气、真挚、磨难与欣慰,看上去都很美,因为他们走的是“正确的路”。

但是生活并没有“正确的路”。

——是不是很眼熟?这段文字是我写Complexes的缘由,然而写着写着这份痛苦好像慢慢减轻了。感谢Will和John。


抑郁的过程很漫长。日子在消磨,吸收在变慢,感受在变钝,创作冲动显著下滑。有工作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处理不好社交网络的关系。一点点小事就会让我不开心整天。去年七月我写了一篇日志讲我讨厌社交网络,一年过去了,我依然很想说fuck off,但已经没那么有底气了。

我删过无数次微博,每次都会重装回来,平均每周都要重复。就……某种毒瘾吧,明明知道并不是特别适合我的沟通方式。在我第一次清空微博的时候开始就应该非常清楚的。

到如今,稍稍走出来一点,能够面对的一个真相就是:我迷失了自己。

人的灵魂是很软很脆的东西。让灵魂颤抖的有一些好的,也有一些坏的。是的,我们的社会边界越来越模糊,黑白越来越不分明,所以用“好”“坏”来形容事物感觉是很偏颇的。然而事实就是:如果没有清晰的界限,人很难自处。价值观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细化来说是道德准则和世界观。对我来说再加个审美观,衍生为创作观。

所谓道德观: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撒谎,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怎样论断别人,也必将怎样被论断。所谓世界观:起初,神创造天地。所谓审美观:真诚、认真、创作者具有天赋和爱的创作。

还是清晰一点好。

把自己看得太重是一种自以为是,尤其是知识分子。智慧本身太难定义,知识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以为掌握了知识就拥有智慧再愚蠢不过。更何况骄傲本身是最折损人的。多少年来我都栽在这上面。

不要把不值的对象当做偶像。这个偶像不是指喜欢,而是指相信。喜欢是很简单的感情,相信就复杂得多,信错人比爱错人要伤多了。因为人的缺点何其多,会找自己的影子啊。

当你不期待别人时也不会失望,但为了不失望而不去尝试是非常怯懦的。其实大部分的关系都没有那么亲密,幼时好得恨不得永远不松手的朋友如今也都散落四方,几乎没有音讯,只要身处社会交往中总是会不断认识有趣的人,但大多也就是相逢足够缘分了,能够相知是幸事,不能远看也挺好,有一天渐渐淡忘,再也没说过话,也不是一件多糟糕的事,因为毕竟道路不同才会分开,人的际遇就是不断分分合合。那种所谓“你的三个朋友决定你的高度”之类的励志鸡汤很无聊,生活毕竟不是单纯投入产出的经济学。

怕寂寞、怕孤独并没有错。灵魂软弱总需要依靠,不管是科学、宗教、消费、情爱……是所谓信仰。不可否认的是,有高级的信仰和不那么高级的信仰。抽象一点讲,对物质消费的信仰来源于初级的物质匮乏,对华美表面的喜好是物质匮乏性审美,精神匮乏性审美偏好精神特质,总归是比物质要高级一点的。很大程度上人评估自己是因为和周围人的对比——然而,回到上一点,论断人的必将被同样论断。

最难的莫过于认识自己和控制自己。认识自己尚简单,控制就太难了。宣扬得尘嚣甚上的随心所欲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披了浪漫主义外皮的消费主义。哪有那么多说走就走的旅行,哪有那么多美丽改变人生——金钱物质的浪费是转嫁压力给承担的那个人,生活的浪费浪费的是自己的人生。要做梦,但梦想的实现是靠着一步一步的自省、自律,从来不是靠随心所欲。

爱是最复杂的东西。能让心灵感到震颤的有爱的美,也有惊骇。以为是爱的,很多时候不过是占有欲。就好像爱情不过是爱的典型表征之一,和爱有一个小小的交集。爱如果需要“求”便不是爱了。爱是无可奈何的微笑,是恒久忍耐,是原谅和眼泪,是勇气和利剑,也是荆棘和皇冠。是人这种既不理性也不科学劣根性深重的生物最好的东西了。以创作来说真是一目了然,心里贫瘠和心里有爱有光的作品相比较,前者的技巧带着炫耀,后者的表达有怜恤之心。仰仗自我的聪明才智很容易走进死胡同,陷入自我的折磨,因为创作出于心,心一直汲取也是会枯竭的。爱是出于自己但面向他者的,是因为这种开放性所以不会枯竭,源源不断。

我很软弱,怕孤独又怕不孤独,时不时就会迷茫。创作的理由千千万,但对我来说,如果不怀着爱去创作,不去传达爱,我便没有创作的理由。如果我自身的爱枯竭了,就会陷入抑郁,要非常辛苦地花时间慢慢攒回来。

在抑郁的时候我曾非常惊讶人的弹性:明明这么辛苦了还能活下来。其实不过是时间。一点一点地杀时间,一点一点地熬生活,运气好熬过来了,运气不好也许就停在那里了。强迫自己面向生活,在琐碎里消磨自己,看很多肥皂剧,放大情绪,可以生气的话至少不是死水一潭……因为爱是由内而外产生的,外部收到多少爱其实并不会改变抑郁的情况,虽然可能会稍稍舒服一点,但并不会影响到枯萎的核心。吃药也好看病也好都是从自身生理上试着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到内心能够开花,能够开放地去爱自己、爱别人才算摆脱这一阴影。

自救非常辛苦。虽然我抑郁不过是轻微,但还是非常辛苦。我试了很多方法,最后还是创作救了我。但这是风险很大的,创作本身是在汲取心,虽然藉由创作会产生爱,但也可能入不敷出,陷入更糟糕的地步。从五月到现在,我都不能说完全好了,但至少我今天写下这些东西,已经没有几个月前连动笔都做不到的那种困难。

自我感动这事儿吧虽然很刻奇,但有时候会觉得:能够沉浸在自我感动里,说明爱的力气很充分,能满溢出来,享受着肤浅不会做出深刻,但至少不会抑郁。同人很大程度上就是自我感动,在很大程度上也因着同好之间的自我感动而共鸣、回响,爱被扩音,甜美充溢,让人沉迷的幻想。Fanfic,Fanwork,都是Fantasy啊,给人安慰,区别于现实的魔力,尤其是在现实里受挫,就忍不住沉迷在这无害可爱的东西上,身心快乐,皆因这爱泛滥,冲昏头脑啊。

然而就像之前所说,智性有限,智慧无限,看清楚又如何?不如难得糊涂。




评论(24)
热度(103)

© 莲七白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