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真理唯爱不破。
凹3 lotusfire666
个人achieve:lotusfire666com.wordpress.com

波西米亚狂想曲我之前刷高清版刷了三遍,今晚上又带娘去刷了一遍影院,出来之后又循环了几遍Bohemian Rhapsody,于是现在脑子里都是nothing really matters~

前两遍自己刷的,第三遍拉对象刷的,我对象,我娘,都是对摇滚乐一窍不通的人,看完之后我娘说摇滚乐原来是这样的吗?我如果年轻的时候听到我也会疯狂爱上的。对象看完之后在客厅音响里放Bohemian Rhapsody,拉着我跳舞转圈,真的是兴之所至,好音乐太动人了。

这片本身作为传记片算二流,但音乐本身伟大。我常常想音乐为什么会如此动人?人为什么听到好音乐会共情,会舞蹈?音乐是属酒神的,让人沉醉、迷狂,一种感官游戏。尼采说除了音乐人生别无慰藉。我们在被造之初在身体内部就埋藏了感知音乐的内核吗?它并不是语言的延伸,是超越语言之上的。频率?共振?大部分时间对音乐的感受是纯粹感性的。婴儿也会为莫扎特微笑。

世界意志的镜子。我好像写过这句话。就……如果哲学一点讲,会觉得人类具有共通的感官烙印,就像人会因为悲伤而哭泣,因为爱而疯狂,会绝望也会感到孤独一样,这些情感的产生也是自然的,有一定后天环境的成分就像我喜欢british pop和swing大于其他音乐形式一样,但莫扎特好听和Queen好听是所有人,只要有耳朵可以接收,都觉得动人的。考虑到人类个体的千差万别,那一定是有某个连语言都无法共通、但感官接收上共通的点。姑且称之为世界意志。

音乐,以及其他艺术形式靠人的灵感创作反射这一点,传达出来的东西,就是美。普世的美,能够打动绝大多数人的东西,一定不是理性可以解决的。那是生命力的具象化,是嚎哭、极速跳舞、大笑,这种非日常的感性冲击,足够强烈,才能唤起人们心中那个类似于本能一样的世界意志。能够捕捉到这种世界意志的浮光掠影并加以具现化是天赋。很多时候创作是经验积累后的灵光闪烁,但传世之作很少是完全的经验积累,天赋——敏感地反映自己所感到的世界意志并将其放大,是需要极强的生命力来消耗的。我常常觉得,这种创作不是由作者本人决定的,而是他成为了世界意志在表现上的传声筒。只要有那么一刻,他抓住了这个核心,他创作出来的东西就具有极其动人的美。创作这件事,本身就是能表达出感受的50%就已经很不容易,如果要创作出能够打动大多数人的“美”,消耗的能量可想而知。所谓天妒英才,太天才的人多半命运多舛,也是因为此。

做艺术太真诚容易走极端,也有这个原因吧。漂亮的糖水是很容易的,但真实的、能够打动人的美是很难的,世界意志是这样一个捉摸不定的东西,能够捕捉片刻都是极其天才敏锐。为了放大那感受,有时候非得从心里沤出血来。沤得多了,人也会枯竭的。所以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随便写写了,有机会建议大家都去电影院看看。


评论(9)
热度(184)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莲七白 | Powered by LOFTER